查看原文
其他

从法官到律所执委,杨帆博士一路"狂飙"

律媒智库 2023-08-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访律 Author 艾琳

题记:"我想我们还年轻,我们总要面对许多次选择的机会,这决定着我们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选自电视剧《狂飙》




2021年,张庭夫妇还是烈火烹油、繁花似锦,虽然非议和质疑从未停止,但大众和媒体的视线聚焦使他们一直备受关注,美誉度或许不够,但商家们所最关心的"流量"却一直不缺。生意,也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发展、壮大、一步步积累。彼时,"TST庭秘密"旗下员工及代理商人数高达百万,俨然明星品牌的"领头羊"。然而一切在2021年底戛然而止。


一条接一条的热搜引发了舆论的爆点:持有"TST庭秘密"品牌的达尔威公司因涉嫌传销,被石家庄裕华区市监局立案调查。张庭夫妇的事业遭遇了自他们出道以来的最大危机。


2022年初,张庭、林瑞阳夫妇决定聘请国内知名行政法专家何兵教授领衔的律师团队为其进行代理,杨帆作为该律师团的主要成员,全程深度参与了案件的办理。


2022年是三年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封控与静默成了不少城市应对疫情的常态措施,对律师们来讲,这意味着案源减少、立案困难、办案受阻,因此,这一年也是他们执业最为艰难的一年。


2022年5月,北京新一轮疫情暴发,全国各地都开始要求对来自北京的人员集中隔离。但此时因办案需要,杨帆又必须去石家庄出差,他反复思索,挣扎良久,最终毅然决定带上案卷、背上行囊,驱车离京,先在石家庄集中隔离五天,等隔离结束后再开始办案工作。


这一年,对于北京律师,每次出差几乎都是一次离家出走,而杨帆此次离京,再返京已是六月中旬。


又过了几个月,达尔威公司涉传行政处罚的听证会安排在11月4日,律师团队在10月底陆续抵达石家庄做准备。


听证会前几日,杨帆坐高铁去河南参加另一个案子的庭审,庭后立即返回石家庄准备听证会。本来一切顺利,但10月30日,一个电话打乱了他甚至整个听证会的所有计划。


电话来自广州疾控,疾控人员告诉杨帆,他几天前乘坐的高铁在经过漯河站时,上来了一名乘客,这名乘客后来在广州被检测出阳性,而该名乘客曾经进入过他所在的车厢。就这样,因为这样一位未曾谋面的幽灵一般的乘客,杨帆"幸运地"成为了密接人员,再次被通知需要进行集中隔离。


"那听证会怎么办?"这是杨帆接到电话后的第一反应。如果他被认定是"密接人员",那与他频繁接触的律师团队的几十名律师就都会有成为"次密接"的风险,这样的话整个律师团队岂不是要被"团灭?!"


为了不影响大家,杨帆挂断电话后略加思索,决定立即从石家庄独自开车回北京进行集中隔离,以便把对团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11月初的高速公路上几乎没有车,杨帆只用了三小时就开到了京冀交界,但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进京检查站前方将近十公里的车队长龙。更为悲催的是,在排队过程中,杨帆的健康码已经变成了红码。此时的杨帆进退两难,只能通过北京12345热线如实报告情况。


惊喜并没能到来,在经历了开车加排队的十余个小时,终于抵达进京检查站之后,深夜12点,杨帆又被检查站劝返。


无奈之下,杨帆只得连夜折返石家庄,驾车行驶在高速路上的同时,还得一直保持着与石家庄疾控的联系,以防因瞒报而被追究责任。疾驰一夜,抵达石家庄已是次日凌晨五点。等到隔离点最终落实,杨帆掐指一算,从前日逃离石家庄到次日折返石家庄,再到抵达集中隔离酒店,他在车里已经连续待了将近二十四小时。


幸好,由于政策调整,集中隔离期缩短,杨帆最终赶上了第二天的听证会。



杨帆律师博士毕业留念



类似这样不平凡的场景,似乎总会在杨帆的生活中不时出现。有些是在大事件背景下的被动和无奈,而有些,又多少是他骨子里的"不安分"使然。


这一点在他的求学经历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1年,杨帆以4分之差,与一直向往的武汉大学失之交臂,后来调剂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本科。这4分成了他心中一个无法抹去的遗憾,因此,要强的他几乎是从入学那天起,就已经开始在准备考研。大学四年对杨帆来说,就是拼命读书的四年,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得偿所愿,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2008年硕士毕业后,杨帆进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工作。法院的工作充实而稳定,但这满足不了杨帆那颗孜孜不倦追求上进的心。于是在工作之余,他继续准备博士的考试,并在2010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愈进而愈惘,这句话用在杨帆身上最合适不过。


2013年,杨帆如期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同时继续在法院做审判工作。但繁重的审判工作好像仍然无法耗尽杨帆的精力,他一边在法庭坐堂问案,一边又在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2016年10月,杨帆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初为人父的他赶在孩子出生前的十一国庆假期,完成并提交了自己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在求学的道路上,似乎已无高可攀。


而此时,他人生之路上的下一个篇章已然在向他招手……





自从有了孩子,杨帆开始感受到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而此时,在法院工作近十年之后,他也开始触及自己职业发展上的瓶颈期。


年近不惑的杨帆,越来越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他希望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影响他人、帮助他人。2018年,在最终权衡一番之后,杨帆决定"下海"做律师。


在众多意向律所当中,中闻所"人才办所、民主办所、制度办所、稳进办所"的理念,以及吴革主任的真诚打动了还在纠结中的杨帆,让他欣然决定加入中闻。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杨帆认为自己当初作出的"下海"决定其实有些冲动。当时,他对于律师工作究竟是什么样,并没有提前进行充分了解,也没有进行详尽的规划。习惯了在体制内工作的他,甚至脑子里从来没有考虑过工位费、房间费、提成比例等等这些对律师而言最为基础与实际的问题。


除却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他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律师生涯。当一腔热情褪去,杨帆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


法官与律师,虽然同属法律职业共同体,但法官是国家公职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自有国家财政供养;而律师除了要求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求同时具备商业能力,因为他们要直面市场,要自己去找客户,找案源。而如果做不好这些工作,即使满身的本事和手艺,也会无处施展。


初为律师,杨帆并不擅长怎么和客户谈判和议价,也不知道如何去宣传自己,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艰难时光。


面对骨感的现实,杨帆动摇过,他曾经考虑去找一个团队做授薪律师,但骨子里那份对于理想的执拗还是告诉他,再坚持一下。


既然想好了要坚持,就要找到坚持下去的办法。


杨帆开始和他一同入职的前同事,与他有着相同境遇的朱宗帅律师组建团队。很快,一位刚拿到律师证的女律师加入进来,后来,他们之前做法官时带的一位实习生,听说他们出来做律师了,终止了她在其他律所的律师实习期,直接投奔了过来。这样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十足的"草台班子",就这样慢慢地做了起来,并初具规模。


2020年7月27日,是杨帆的生日,团队的几位合伙人一拍脑门,决定给这个团队起个名字,并对外官宣。"云帆团队"就此诞生,意为:"风云际会,扬帆起航。"


截至2022年底,杨帆律师的团队已经有六名合伙人和十几名律师及助理,这个由多名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前法官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因为在行政法、商法、刑法、执行等多个领域的优秀法律服务能力,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杨帆也因为自己出色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和积极参与律所公共事务的热情,成为中闻所公司与合规平台的负责人。后来,更是在2023年初的律所执委会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成为中闻律师事务所执委会的七位执委之一。


从法官到律师,从律师到团队管理者,又从团队管理者到大型律所的管理者,杨帆一路践行着自己"要做有影响力的人,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上影响他人、帮助他人"的初心,渐成风格。





而杨帆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其职业特殊性,律师被公认为是最难管理的职业人群之一。在很多传统律所中,律师们彼此之间互相独立,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雇佣或者依存,而更多呈现出一种看似松散实则灵活的属性。他们因项目而聚,项目做完即散,之后再因为其它项目去和其他人组成临时的项目团队。而如果大家合作愉快,则会在此基础之上合作更紧密一些,但归根结底,他们之间并无隶属关系。


云帆团队在组建之后,便因为这个广泛存在于律师行业的管理难题遇到过一些困难——团队成员更多的是在项目和案件上合作,但除了案件和项目,似乎缺乏全体成员一致认同的目标。


杨帆逐渐感到大家除了案件合作之外,在品牌建设、团队发展、树立目标等方面存在诸多阻力,这让他很是苦恼。如何凝聚共识,让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成为他那段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


他深入学习了很多团队管理的方法和工具:OKR、阿米巴……更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共识、团队目标对于一个组织的重要性。"律师职业比较自由,高度依赖个人自制自律。而如果团队有共同目标,成员之间互相督促,就能凝聚共识,激发团队的最强战力。"


2022年7月,在团队的中期总结会上,杨帆向团队全体成员明确提出,团队是由每个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目标实现的总和就是团队目标的实现。律师是自我驱动型的职业,每位团队成员都要设定自我成长目标,为自己设定品牌宣传、演讲讲座和撰文写稿的各种任务,并在团队成员的共同督促和监督下按期完成。每个个体的最大限度的自我成长就是团队成长的最重要指标和团队建设的最大目标。



杨帆律师目前就职的中闻律师事务所



如今,杨帆律师的团队正在稳定成长,而随着年初的当选,他还作为中闻律所的执委承担着律所的部分管理工作。


"中闻所发展至今已有近2000人的规模,全球办公室执行相同的制度、业务流程,接受统一的管理,便于为客户提供统一、规范、严谨的法律服务。正是这种统一和高效的管理模式支撑起了律所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管理是门大学问,我也一直在学习。"杨帆说。





从2018年底决定离开法官岗位,到2023年初成为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执委,杨帆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杨帆一直在学习和蜕变,一步步靠近理想中的自己。而在熟悉他的人看来,他能在短短四年间取得这样的成就,并没有多奇怪,因为从求学到工作,他的人生仿佛一直是在一路狂飙。


谈及此,杨帆把自己的成功转型归因于"专注"。在决定从法院辞职到初入律师行业的那段时间里,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先在高校谋个教职,再在校外做兼职律师,这样"既稳定又能挣钱"。而他的回答都是:世间难得双全法。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极少有人能同时做两个职业还都能做好(但他说他的导师何兵教授是个例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要想做好一个职业,首要的就是尊重这个职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它。


杨帆笑言自己可能看起来稍显"无趣",因为他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律师工作当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律师职业、行业发展、团队管理这些问题,几乎不参加其它娱乐活动。



电视剧《狂飙》剧照



近期,电视剧《狂飙》热播,剧中的主演张颂文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对象。很多人感叹,张颂文这么好的演员,居然一路坎坷,直到四十多岁才成名,真是大器晚成。对此,杨帆有着自己的看法。


"对于大多数职业来说,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经过学识和经验的大量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四十多岁正是一个演员在演技和经验上都日臻成熟的阶段,这再正常不过。现在很多被人称作‘戏骨’的实力派演员,大概都要到这个年龄。而那些所谓年少成名的,一般都是流量明星‘小鲜肉’,吃的是流量饭,他们的发展是另一套逻辑。法律工作就更是如此。律师是一个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需要你在专业能力、情商和人脉方面都有大量的积累。对于青年律师来说,不要总想着速成,马上独立办案,赚大钱、赚快钱,要沉得下心才能慢慢做出成绩,逐渐成为一名优秀成熟的律师,之后才会有机会去承办一些大案要案。"


杨帆在工作之余,还在多所高校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对于青年法律人才的成长有着颇多感悟。


除了要耐心和专心,杨帆还建议青年律师多花些心思,寻找一个能够与自己同频共振的平台去发展。"初入职场的新人,可能会不断地去换团队、换平台,有的执业律师换过三五家律所,甚至执业了几十年,都没找到能让自己起飞的舞台,很是遗憾。所以对于青年律师来讲,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


杨帆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讲,诸多因素无法全面顾及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哪些是你最优先要考虑的,如果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好的师父或老板,或是在一个好的团队、好的律所,就一定要沉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先踏踏实实长本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也正是长期主义者杨帆,一直坚持和奉行的卓越之道。



来源|访律

采访、撰文|谷磊\艾琳

编辑 | TANG

排版 | KK


【相关报道】

33岁的员额法官何洋辞职了

40岁辞职当律师,嫌晚吗?

30岁女法官辞职!一年后,她后悔吗?

高院辞职!美女赵宸:我的这三年

2020年冬天,我辞职了!

武汉封城的前两天,我递交了辞职报告

11名 | 最高人民法院领导,认识一下

7+3 |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认识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